close


滴滴和美團打不打?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公眾號 keso 怎麼看(微信 ID:kesoview),轉載已獲得作者授權。

媒體報道,美團,對,就是送外賣的那個美團,將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溫州、廈門七個城市推出打車業務。差不多同時,滴滴宣佈已完成超過 40 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以超過 200 億美元的總融資額,創造瞭未上市公司融資額記錄。

滴滴融資是為瞭 AI、國際化和新能源汽車,這是官方說法,畢竟你不能說儲備 120 億美元現金是為瞭打美團。可是美團也不是等閑之輩,在 10 月份融資 40 億美元之後,賬上也趴著差不多 6、70 億美元的現金。

滴滴早就放出風來,要進入美團的後花園——外賣市場,這是因為美團年初就在南京推出瞭打車業務。據說滴滴外賣項目負責人來自百度外賣,目前負責該項目的產品與技術開發人員已經搬到單獨的地點進行秘密辦公,內部通訊錄中甚至查不到這些員工的個人信息,且明年滴滴還會加大在外賣業務上的投入。

滴滴進入外賣市場,從道理上說沒什麼問題,別人對你的痛處下手,你也得有手段打到對方的痛處。但在邏輯上卻說不通,美團做打車,跟它吃好活好、位置服務的定位還算吻合,滴滴做外賣,跟它智慧出行的定位相差十萬八千裡。如果滴滴真的投入幾十億美元去砸外賣市場,隻是為瞭給美團搗亂,投資人會答應嗎?所以滴滴外賣看上去更像是故意放出來的風聲,嚇唬人的。

不過王興豈是能被輕易嚇退的人,給自己設限,畫出邊界,讓自己在邊界內活動,那還是王興嗎?“首先我們要捫心自問做的事情是不是對的,如果是對的、該做的,哪怕對手如林,還是要義無反顧。”王興說。十個月前在南京試運營美團打車服務,其實已經表明他認為這件事是對的、該做的。本月初美團組織架構調整,將打車和外賣一起並入新的新零售和打車事業群,再一次清楚地表明態度:打車這件事做定瞭。

網約車服務,本來應該是一個可以賺錢的業務,平臺從每單交易中抽成就是瞭。可是一旦有一個競爭對手打算先不賺錢,先占市場,那大傢就都不能賺錢瞭,誰賺錢誰丟市場。美團上手就把抽成台中監視器廠商推薦比例從滴滴的 20%,砍到 8%,明擺著就是挑釁:來啊,回應我啊。

快的打車和滴滴的補貼大戰,演變為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支付大戰,斷斷續續打瞭一年,以兩傢公司合並告終。以人民優步的推出開始算,Uber 和滴滴打瞭 22 個月,最終 Uber 中國被滴滴收購。對於通過巨額補貼搶占市場,Uber 當時的 CEO 卡蘭尼克說:“Ub豐原監視器er 並不希望做這件事,但我們在中國排名第二,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得不做,以跟上市場第一。”

補貼大戰的代價是,滴滴和快的各自燒掉瞭十幾億元人民幣,Uber 中國燒掉瞭 20 億美元,滴滴燒掉的更多。好處是,補貼相當於清場,在前兩名的血雨腥風中,被清除出場的是那些融資能力不足的競爭對手。後果是,補貼吃順嘴的用戶,發現補貼少瞭甚至沒瞭,立刻開始罵娘。

美團長期不能盈利,主要因為有外賣這個窟窿。好不容易打到豐原監視器安裝三傢變成兩傢,現在,又有瞭一個新窟窿在等著美團——打車。

不過王興並不認為一定要通過燒錢來競爭,他說:“當年燒錢是為瞭教育乘客、司機以及普及手機支付,現在這個事情都完成瞭。而且,我們不能靠燒錢燒贏,而是應該提供更好的 B 端、C 端體驗,和更好的產品結合,然後讓消費者做選擇。”話雖如此,市場卻往往是另一副樣子。Uber 中國掀起補貼大戰,顯然不是為瞭教育乘客、司機,以及普及手機支付,純粹就是為瞭爭奪客戶。而且在打車這件事上,最好的客戶體驗,最立竿見影的消費者選擇,就是便宜。

打過兩場艱苦戰役的程維,對戰爭有他的看法:“這幾年的(出行)補貼大戰很像一戰的凡爾登戰役。一戰的塹壕戰太殘酷,二戰孕育瞭閃電戰。戰爭理論升級帶動武器和戰術升級,最後我們看到瞭海灣戰的立體信息台中監視器施工費用戰,航母平臺+特種部隊,戰爭在不斷衍化中尋找最低成本的勝利方式。滴滴面臨的競爭不比戰爭小,容錯率更低,我要在戰史中尋找經驗教訓。”

很顯然,程維不喜歡又殘酷又血腥的塹壕戰,這種原始戰爭一點都不高級。他希望借助裝備的升級和信息戰能力的加強,獲得低成本勝利的法寶。願望很美好,但監視器價格台中如果競爭對手硬把你拉回到塹壕戰中怎麼辦?打還是不打?

去年底程維還曾說:“出行領域的上半場還沒有完全結束,但下半場的確已經開始,上下半場是交錯在一起進行的。而現在,滴滴出行的主場比賽已經打完,接下來會去打客場。”那時候他大概沒想到主場還會有美團這樣的對手,而且跟滴滴、頭條著眼於國際化不同,美團一直都死死盯著主場。

消費者總是樂見有競爭的市場。有時候自己不買鞭炮,看別人放,也是很快樂的;自己不燒錢,數別人燒瞭多少,同樣開心。D9AAA8BC1CFA0B0E
arrow
arrow

    dg3yb2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