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張翼、王俊秀談“如何看待中國社會信任度下降”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副所長張翼(左)、副研究員王俊秀做客強國論壇

編者按:1月17日13:30,中國社聯毅家電生活館|台中家電批發|台中家電批發商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副所長張翼、副研究員王俊秀做客強國論壇,以“如何看待中國社會信任度下降”為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訪談全文】 【圖文直播】 【訪談預告】

《社會心態藍皮書》:流動人口與戶籍人口矛盾愈發尖銳

[網友老豆腐]:《社會心態藍皮書》總結瞭當下社會的哪些問題?有哪些心態是不健康的?如何去化解?

【張翼】: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當前面臨好幾個矛盾,一個矛盾就是征地拆遷產生的矛盾,第二個就是流動人口與戶籍人口之間產生的矛盾,第三個就是勞資雙方之間產生的矛盾。但是從最近一段時間來看,流動人口與戶籍人口之間的矛盾正在演化為更加重要的社會矛盾。原來僅僅表現在戶籍人口對流動人口的制度性的歧視這個方面,也就是說他的就業、他的住房等等方面,最近演化為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產生瞭教育資源的分享。【詳細】

公眾信任度總體下降與轉型期聯毅家電生活館|台中南屯家電行|台中南屯家電行推薦社會失范密切相關

[網友賈勝國]:一個國傢、一個社會的公眾信任度與哪些因素有關?信任度下降背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張翼】:一個國傢的變化、轉型從一個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從工業社會向後工業社會發展的過程當中,原有的這樣一個制度、宗教、價值、法律這些體系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公眾的行為以及他的精神心理的因素相對變化的比較慢一些,也就是物質資源的變化快於精神層面的變化,而制度層面的變化往往又使得公眾的變化的跟進的過程有一個滯後,也叫文化的惰距,文化惰距的出現使得制度出現大量的變化。【詳細】

“仇富”與“炫富”相伴而生 應倡導積極的財富觀

[網友真理埋在後花園]:嘉賓如何看待 “炫富”與“仇富”現象?

【張翼】:如果仇富和“炫富”僅僅是一個個體層面,或者小群體層面,這個社會就不會產生大的問題,一旦仇富是一個貧困階層對富人階層的仇視,它就成為一個不安定因素。很多窮人,比如說群體性事件發生的時候,很多窮人和他沒有什麼關系,但是他對這個社會,對有車的人就充滿瞭憎恨,比如前一段反日的遊行裡面,很多人根本不是說我砸這個車是因為真的反日,是因為他就是認為這個車不應該由你來開,仇富的感情進入到一個階層的概念裡面,這個貧困階層就是合理的,覺得自己的反抗、自己的砸車合理化瞭,盡管是違法的,但是他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所以,這個必須得讓我們的社會正確地看待財富,彌合貧困階層與富裕階層之間的差距。【詳細】

信息透明、執政公開防止老百姓成為“老不信”

[網友一天一地一廣仔]:嘉賓,且不說中國社會信任度下降,首先是老百姓能得到的公平正義有多少,真反腐又有多少?老百姓變成“老不信”是有很多原因的,你們認為關鍵是什麼?

【張翼】:中國社會信任度的變化實際上與我們的信息的不透明、執政的不公開有很大的關系。比如“三公”經費的消費,網上公開的是一個數字,實際發生的是一個數字,私下裡傳的是一個數字,但是印成文本又是另外一個數字,這種情況是,一是機關內部互相不信任的,我做的這個東西是給別人看的,老百姓看瞭以後,人大代表一質疑,往往人們懷疑什麼事情,什麼事情成瞭真的瞭,這就是信息不透明,導致大傢對政府的信任下降。【詳細】

解決信訪問題首先要建立法律尊嚴

[E政29825號]:訴求表達與維權渠道不暢使部分社會階層產生被剝奪感,應增加訴求表達渠道,通過法制建設保障公眾合法權益。

【王俊秀】:這位網友講到這種剝奪感,實際上是作為公平問題的另外一種表達。因為一些人認為社會不公平就是和其他人比較的時候發現瞭自己比別人得到得更少或者自己應該得到的沒有得到,就覺得實際上是被剝奪,這就是心理學所說的社會剝奪感。但是這種社會剝奪感可能和社會的分配不公可能有關系,但是不見得和訴求表達、維權渠道不暢對應下去。對於社會剝奪感或者社會不公平感,從社會管理的角度,應該是通過社會保障實現財富的二次分配,保障多數人的生存和生活的質量,也就是做到底線公平。這樣的話,有剝奪感或者不公平感的人就會逐漸的減少。【詳細】

台中電器批發商台中家電行

相關新聞:

專傢:“仇富”心理提醒亟需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專傢:制度改進跟不台中電器行推薦上社會發展導致社會信任度下降


D2169B8BD72F6E20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g3yb296 的頭像
    dg3yb296

    Jason的開箱文

    dg3yb2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